欢迎访问-瑶海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合肥市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出炉”
发布日期:2024-05-17   浏览量:117   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0

近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正式印发。今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共有10件项目,其中实施类项目5件、调研类项目5件,将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制定或修改多项法规。

“护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新制高点。2017年以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深圳、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相继探索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精确的“图”等领域不断发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等工作的开展,有效探索了车城融合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低速无人车上路、交通违法和事故责任认定等制度盲区问题,立法保障相关事项处理原则,能够进一步放大智能网联车辆经济、社会价值,提升智慧城市治理和社会交通安全水平。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立法,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迭代升级与商业应用,促进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在产业创新发展、推广应用、使用管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等方面作出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机制方面,《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合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同时,提出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应与道路工程同步规划建设,现有道路需按需组织改造以推广智能网联汽车,并进一步明确了交通违法与事故处理机制。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C位”热词。我市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

“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立法计划中重点突出通过立法形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配置创新要素,激励原始创新。”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知识产权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肥作为创新高地,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完善我市知识产权规范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效益、强化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建设协同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

目前,《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已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通过,正在进一步修改。

立法工作计划符合发展实际

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中,实施类项目共5件,包括制定《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合肥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合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以及对《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修改。

其中,《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合肥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是在全省率先开展。

此外,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合肥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合肥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合肥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合肥市骆岗公园管理条例被列为调研类项目,将由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牵头,组织开展调研论证,为今后立法作准备。

为什么选择这10件项目列入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向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各工作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群众团体、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征集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去年11月30日,法工委牵头召开了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以及市司法局、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共同研究了立法建议项目。

“综合各方面意见,结合本届五年立法规划一并统筹考虑,我们拟定了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该负责人说,计划项目的选择涵盖了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类项目、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类项目、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类项目、推进民生保障类项目等,符合我市发展实际需求,以法治力量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