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瑶海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合肥交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最美”答卷
发布日期:2024-04-25   浏览量:13   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0

守一片蓝天 护一湖碧水

合肥交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最美”答卷

巢湖红嘴鸥与猛禽大鵟 韩杰 摄

合肥最珍贵的蝴蝶中华虎凤蝶 徐蕾 摄

十八联圩湿地的东方白鹳 傅云飞 摄

巢湖湿地飞鸟翔集 陈振 摄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这成为合肥近年来生态治理的关键词之一。巢湖水质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连续三年达86%,高出长三角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显著,环巢湖十大湿地植物种类达656种,有记录鸟类358种……近年来,合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巢湖治理,“最好名片”越擦越亮

沿湖蓝藻无异味,水质不断向好,这几年巢湖治理的成效肉眼看得见,鼻子闻得到。在“五大工程”和“四源同治”的综合治理下,巢湖这张“最好名片”越擦越亮,合肥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不可兼得。

想要把巢湖治理好,关键在于处理好城与湖的关系。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看出,合肥一共有39条一级支流从四面八方汇入巢湖。支流污染与否,直接关系到巢湖的水质。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巢湖污染,问题在湖里,根子却在岸上,巢湖综合治理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坚持“四源同治”。这就是合肥对于治理巢湖的态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治理,2023年全年,巢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上半年,湖区水质一度达到III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总磷、总氮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9.5%、23.4%。全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其中18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6个断面优于考核标准,水质优良率达90%,创历史新高。2024年一季度,合肥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达90%,其中6个断面优于考核标准;巢湖水质达到Ⅲ类。合肥还分类整治全市6243个入河排污口,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8条,完善蓝藻防控95个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连续三年实现蓝藻不聚集、无异味。目前,巢湖出湖入江水质保持优良,平均每年向长江输送40亿立方米Ⅱ类水,为长江大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水工程”,完善生态修复

合肥生态治理再获最新荣誉:4月23日从巢湖管理局传来消息,“安徽省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案例并向全球展示。荣誉的背后,映衬了合肥生态修复的成果。

十八联圩湿地是环巢湖十大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的管理者,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2022年7月,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这也标志着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2022年9月16日,十八联圩四期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正式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之一,概算总投资10.3亿元,分为蓄洪区建设工程和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两部分建设,包括新建进(退)洪闸一座,改建、新建排涝泵站7座;建设多田湿地、沼泽湿地、林草湿地。

“将生态和蓄洪结合在一起,全国是首个。”李家政告诉记者,当洪水来袭威胁城市安全时,启用蓄洪区功能;平常年份没有洪水时,则发挥生态湿地涵养、净化水质的作用。该工程现正在加快建设,计划2024年5月完工。

巢湖治理是系统工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思路,合肥市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实施巢湖流域“山水工程”。2021年,合肥市“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入围国家“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截至今年3月底,“山水工程”47个子项目26个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约99亿元,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达921平方公里,湿地修复、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修复面积超额完成绩效目标。

目前,十八联圩湿地日平均净化南淝河水量约50万立方米,出水水质可达到III类水乃至以上,促进南淝河水质常年稳定在IV类水,2023年南淝河历史性出现多月III类水水质。环巢湖有记录植物升至656种,鸟类达350余种。2023年,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7391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新记录鸟类有9种,其中常见鸟类共21种,包括白头鹎、斑嘴鸭、绿翅鸭、小天鹅、东方白鹳等,越来越多的珍稀候鸟从“稀客”变成了“常客”,极大地丰富了巢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建设,久久为功。根据《安徽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省把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摆在重要位置,提出到2025年,实现环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湿地生态屏障基本构建等基本目标。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也有“最强大脑”

近年来,“合肥蓝”成为合肥人朋友圈里的常态。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全市优良天数比率连续三年达86%,高出长三角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的天数同比增加14天。2023年以来,巢湖未发生大面积水华现象,连续三年实现蓝藻不聚集、无异味;这些成果都离不开科技赋能,作为科技之城,合肥的生态治理也有自己的“最强大脑”。

例如,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合肥就形成了一套“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系统,它已成为合肥空气质量监测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该系统综合运用激光雷达、视频监控、走航监测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搭建覆盖范围更广、监测指标更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信息网。目前全市已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22个固定式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点,20路机动车黑烟车抓拍点,226个秸秆禁烧高空远程视频监控点。

而在水环境的治理上,合肥也有自己的“特殊技能”。例如蓝藻治理,合肥建立了“数据资源中心”系统,它也是“数字环保”的一部分。在这个数据资源平台上,监测人员可以一眼看清河湖水质、蓝藻暴发时间、影响范围等。据悉,该平台目前接入局内各类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近40个,对接巢湖管理局、城乡建设局、水务局等部门共享数据,总接入量达21亿条,它们织成了一张“数据巨型网”,将所有生态治理信息“一网打尽”。

在治理蓝藻方面,除了监测还有预警系统。合肥构建“慧”治藻应用场景,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巢湖蓝藻水华的预警预报。“慧”治藻应用场景还入选了2023年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分论坛优秀案例和《中国电子政务年鉴》智慧环保典型案例。

守一片蓝天,护一湖碧水。多年来,合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倾全市之力,不断擦亮“最好名片”,让绿色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张梦怡

【记者手记】

人人都闻得到、看得见的变化

作为一名长期跟踪报道合肥生态环境的记者,我见证了这座城市生态的巨大变化。

去年夏天,我去巢湖采访了一位从事蓝藻治理的普通工作者孟凡周。十年前,他从巢湖的一个渔民变身为巢湖治理的参与者。在蓝藻易发季节,他每天都要巡湖,还要盯着深井平台,观察蓝藻的变化,随时汇报。“我的邻居都知道我在治理蓝藻,每次他们遇到我都会说,‘老孟啊,我们这几年都没闻到蓝藻味了嘛’。”每当听到这些话,孟凡周都会自豪地大笑。

十几年前,我开始关注鸟类的新闻,但彼时却很少有珍稀鸟类。近年来,我时常跟着生物调查团队来到巢湖,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东方白鹳、黄胸鹀、白鹤、青头潜鸭,还有很多的小天鹅。合肥的生态摄影师越来越“出片”,全国的观鸟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一年又一年,我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关于生态的报道,每一篇也都源于我最真实的体验、最直观的感受。回头再看,其实合肥的生态无需我这位“记录者”多言,人人都闻得到、看得见。